•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塔里木大學著力構建引導畢業(yè)生基層就業(yè)的思政教育體系——

    像胡楊那樣深深扎根

    發(fā)布時間:2023-05-23 作者:本報記者 蔣夫爾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聚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四周年”系列報道④

    記者日前從塔里木大學了解到,截至目前,該校2022屆畢業(yè)生基層就業(yè)率再創(chuàng)新高。越來越多的畢業(yè)生自愿選擇奔赴基層,像胡楊扎根戈壁一樣扎根邊疆。這一喜人的成績,源自學校著力構建的引導大學生基層就業(yè)的思政教育體系。

        構建思政教育體系,涵育胡楊精神

    在被稱為“死亡之?!钡纳衬瓯冢鷹钍巧?,活著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它的種子只有針尖大小,卻能依托冠毛飛很遠。它需求少,遇水即生根,但它貢獻大,是防風固沙的鋼鐵衛(wèi)士。

    創(chuàng)造了胡楊精神的塔里木大學,位于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1958年10月,為滿足國家屯墾戍邊事業(yè)和開發(fā)塔里木墾區(qū)對各類人才的需要,開國上將王震將軍高瞻遠矚,創(chuàng)建了這所大學。

    幾代塔大人,像胡楊一樣堅守“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的信念,淬礪出生生不息的愛國擔當?!坝煤鷹罹裼恕榕d疆固邊服務是我們最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愛萍說,“學生一跨進校門,就成為一名胡楊學子,接受胡楊精神的培育和洗禮。”

    近年來,學校著力構建引導畢業(yè)生奔赴基層建功立業(yè)的思政教育體系。學校以胡楊精神為統(tǒng)領,融合具有一致精神內涵的兵團精神、紅色基因,形成了“胡楊精神+兵團精神+紅色基因”的全覆蓋思政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戍邊人培根鑄魂。

        構建實踐育人體系,踐行胡楊精神

    俗話說,思想通,則行動定。只有讓奔赴基層建功立業(yè)成為學生的理想信念,畢業(yè)后他們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圍繞胡楊精神,學校打造了多維立體的實踐育人體系,建立起學生與基層的“血肉聯(lián)系”。

    漫步塔大校園,胡楊就頑強生長在學生們身邊,“胡楊精神”四個字隨處可見。思政課程、思政教育活動、課程思政……學校將胡楊精神覆蓋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胡楊講堂”“我的名字叫胡楊”系列舞臺劇、“胡楊經(jīng)典”誦讀比賽……主題活動貫穿學生大學4年時光不斷線。

    該校黨委書記趙光輝介紹,在學生了解胡楊的生物特性后,學校會安排他們到基層、生產(chǎn)一線去體驗和感知胡楊精神的內涵,促使學生實現(xiàn)由“知”“情”“意”向“行”的轉變。

    26歲的劉培凱來自山東省菏澤市,從塔大畢業(yè)后,他選擇留在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四團最基層的社區(qū)工作。回憶起大學時光,他說最難忘的是參加體驗胡楊精神之“尋訪老軍墾”活動。“老軍墾當年住地窩子、喝澇壩水,艱苦奮斗、墾荒種田,一生奉獻給邊疆?!眲⑴鄤P說,“他們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我,從那時候起,我就下定決心到最基層去工作。”

    為不斷豐富胡楊精神育人路徑和方式,學校緊盯基層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帶領學生深入基層團場、連隊開展理論宣講、社會調查、科技支農(nóng)等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學校將連續(xù)實踐教學時間增加到24周,讓學生早下基層、多下基層、常下基層、長下基層,避免了思政教育的空洞說教和紙上談兵。5年來,4萬余名學子組建了近3200支隊伍參與社會實踐,基層一線的“大思政課”深深影響著學生的理想信念。

        構建價值認知體系,傳承胡楊精神

    按照“人往高處走”的慣常認知,奔赴基層似乎顯得不那么“高大上”。但在塔大的價值體系里,“高處”就是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采訪中,提起基層就業(yè)的畢業(yè)生,學校領導和教師總是一臉自豪?!叭绻J為基層工作比在大城市里容易,那就大錯特錯了。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基層直接面對老百姓、面對土地、面對生產(chǎn),這當中的學問可是大得很。各項工作錯綜復雜,需要的能力也是綜合的?!壁w光輝說,“能在基層干下去,而且干得好,說明這個畢業(yè)生有本事、了不起?!?/P>

    張愛萍常常一口氣說出一長串在基層就業(yè)的畢業(yè)生的名字?!拔姨貏e關注基層就業(yè)的畢業(yè)生,只要有機會,我常常會去看望他們,和他們談談心。不僅我這樣做,全校干部、教師都這樣做?!?/P>

    在這樣的價值體系影響下,一代又一代塔大人深扎根系,足跡遍及邊疆的山山水水、田間地頭。

    “我是棵‘老胡楊’了?!苯淌诔虩?964年從四川大學畢業(yè)后,志愿報名到邊疆任教,“看到越來越多的‘小胡楊’能留在基層,我特別欣慰,我為他們豎大拇指?!?/P>

    “我當年留下來,是受到王新建老師的影響。他一直在邊疆工作,在專業(yè)領域作出了很大貢獻,這讓我改變了只有到大城市才能干一番事業(yè)的想法?!苯淌趨谴湓普f。

    “我在基層工作10年了,基層的真實情況怎么樣,能不能干一番事業(yè),自身價值能否體現(xiàn),我最有發(fā)言權。”曾是校學生會副主席的2013屆畢業(yè)生李建國說,“這些年基層發(fā)展很快,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很高,是當代大學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大舞臺?!?/P>

    …… ……

    胡楊頑強生長,胡楊精神仍在塔大薪火相傳。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23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