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青少年閱讀,筑就生命基石

    ——來自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的報道

    發(fā)布時間:2025-05-14 作者:本報記者 卻詠梅 來源:中國教育報

    青少年紅色閱讀接力活動。 主辦方供圖

      當人工智能(AI)的浪潮撲面而來,全民閱讀迎來變革之年,如何讓閱讀成為青少年生命的基石?如何用專業(yè)研究指導師生閱讀……日前,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山西太原舉行,主題為“培育讀書風尚,建設文化強國”。大會圍繞全民閱讀的重點任務和關鍵環(huán)節(jié)舉辦了一系列論壇和主題活動,其中,“書香校園”建設推進會、家庭親子閱讀論壇、青少年紅色閱讀接力活動、“百社千校萬里行”啟動儀式等活動不斷掀起熱潮,青少年閱讀成為熱門話題。

      奏響全民閱讀的青春樂章

      在“書香青春·賡續(xù)紅色血脈”青少年紅色閱讀接力活動中,學生們講述《紅色家書》,朗誦《可愛的中國》,合唱《唱給你聽》《在燦爛的陽光下》,采訪抗戰(zhàn)英雄后代,分享《雷鋒日記》《紅星照耀中國》《人世間》《世界里的中國》等閱讀感悟……一封封家書承載家國情懷,一聲聲囑托跨越百年時空,一段段青春和歷史的“超酷”對話,奏響了全民閱讀的青春樂章。

      太原師范學院學生趙星巖說,《紅色家書》帶給他信仰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和前行的力量,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認為,每一本紅色經典都是一座精神寶庫,記載著黨和人民的奮斗歷程,蘊含著豐富的紅色基因和偉大的革命精神,凝結著編輯工作者的智慧與心血??箲?zhàn)英雄后代、左權將軍外孫沙峰表示,在信息爆炸時代,青少年應該多讀紅色經典,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樹立遠大理想,并不斷為之努力。

      在“書香校園”建設推進會上,山西省教育廳、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等分別交流區(qū)域、學校推進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和“書香校園”建設的經驗做法,北京大學2024級博士生陳柯環(huán)、上海市盲童學校高二年級學生魏燁麒等分享讀書體會。

      鄉(xiāng)村閱讀“故事會”現(xiàn)場啟動的2025“點亮閱讀微心愿”活動,已為6000名鄉(xiāng)村兒童征集了“閱讀心愿”,將聯(lián)動社會力量讓知識的種子在田野間生根發(fā)芽。

      閱讀的起點在家庭,文化的根脈在傳承。在家庭親子閱讀論壇上,來自江西的陳平梅家庭分享了“四代讀唱紅謠,同守一片初心”的故事,讓家國情民族魂融入血脈、扎根心靈;河北省婦聯(lián)交流了“傳遞愛心媽媽驛站中溫暖書香”的經驗,讓閱讀陪伴化作希望之光,照亮兒童前行之路;“天眼”工程總工程師姜鵬講述了扎根深山、探秘天眼的奮斗故事,鼓勵孩子們探索閱讀“宇宙之書”,書寫人生精彩篇章。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說:“書香家庭和書香中國建設對充盈兒童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具有深遠意義?!?/p>

      數(shù)字化閱讀重塑閱讀習慣

      漫步大會現(xiàn)場,AI朗讀亭、創(chuàng)意翻書墻、“大家談閱讀”刷屏體驗等沉浸式數(shù)字閱讀空間,吸引很多市民駐足體驗。

      大會發(fā)布的《2024年度中國數(shù)字閱讀報告》顯示,我國數(shù)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guī)模為661.41億元,數(shù)字閱讀用戶為6.7億,近5年持續(xù)增長。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數(shù)字化閱讀重塑成年國民閱讀習慣,2024年近八成的人通過手機閱讀,成年國民紙質圖書和電子書閱讀量雙增長,分別為4.79本和3.52本。

      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對書香校園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書香校園”建設推進會上,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蘆詠莉談到書香校園建設面臨來自電子產品、短視頻、信息過載的三大挑戰(zhàn)。她介紹,學校從一年級就倡導“捧起書本的閱讀習慣”,并把讀書活動延伸到家教社等各個層面。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多,學校在中年級開展經典閱讀,并運用三段式閱讀法,使學生們發(fā)現(xiàn)整本書的閱讀樂趣。面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批判性思考,并通過辨析式問題串,引導學生感受思想的力量,讓濃濃的“書香校園”轉化為學生成長與創(chuàng)造的力量。

      中國出版協(xié)會全民閱讀工作委員會主任聶震寧認為,全民閱讀是一個靜水流深的過程,既要擁抱技術革新,也要堅守文化本心。通過新媒體平臺,能夠將經典著作、優(yōu)質內容,以短視頻、有聲書、互動圖文等形式精準觸達用戶,再引導他們回歸紙質書的沉浸體驗,從閱讀中汲取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當AI成為我們的閱讀資源,當算法為我們生成書籍,我們更要主動探索那些構建了人類文明進步階梯的經典?!鄙轿魇∽骷覅f(xié)會副主席、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主論壇上強調,“閱讀的本質是人類與自我、與世界、與永恒的對話,人工智能不是取代人類,而是拓展人類的能力邊界?!?/p>

      全方位構筑青少年閱讀支持體系

      全民閱讀的蓬勃發(fā)展,離不開政策法規(guī)體系的持續(xù)推進。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xù)12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進一步提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個部門印發(fā)《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

      “抓住了學校的閱讀,就抓住了全民閱讀最關鍵的群體、最關鍵的陣地、最持久的影響?!痹凇伴喿x新時代”分享與推廣活動中,中國出版協(xié)會理事長鄔書林強調,要高度重視青少年閱讀,用好內容、新載體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古今中外的知識在校園生根、開花結果。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提出,要全方位構筑青少年的閱讀支持體系。首先,強化家庭在閱讀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學前和小學低年齡段是兒童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父母不僅應該提供書籍和孩子共讀,鼓勵孩子自主閱讀,更應該通過圖書館、書店等場景的體驗,拓寬孩子的閱讀視野,幫助孩子通過書籍形成穩(wěn)固的閱讀能力和習慣。其次,中小學時期是重塑青少年閱讀的第二個關鍵節(jié)點,這個時期的青少年開始形成獨立的閱讀偏好,也是“讀者”與“非讀者”分化加劇的重要階段,要重視學校閱讀課程與閱讀活動的影響。再其次,加強閱讀評價研究,深入把握青少年中“非閱讀”群體的主要特征,為更好地改進閱讀、提高閱讀效果提供經驗證據(jù)。

      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6.6%,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1.65本,每天閱讀紙質圖書36.3分鐘。

      對此,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馮士新在全民閱讀研究論壇上表示,青少年圖書閱讀率很高,但是閱讀時間只有30多分鐘,這是遠遠不夠的。希望青少年每天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養(yǎng)成紙質閱讀習慣。

      “推動‘非讀者’向讀者轉型,全民閱讀才能真正‘全’起來。”朱永新說,要努力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所有的“非讀者”成為真正的讀者,這是全民閱讀的神圣使命。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14日 第0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