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全市不僅實現了高中雙休,而且全市高中統(tǒng)一了作息時間,改變了各校過去起床、就寢等作息時間五花八門的狀況?!痹诟咧袑嵤╇p休備受關注的當下,日前,湖南省常德市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這樣告訴記者。
今年3月,常德市教育局就落實雙休這一政策,專門召集全市各高中學校負責人開了一場座談會,大家不僅一致贊同要落實雙休,還就規(guī)范全市高中作息時間、早晚自習達成共識,并由市教育局下發(fā)了規(guī)范性文件。
這是常德市探索建立高中階段教育市縣結合管理體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堅持市域統(tǒng)籌、系統(tǒng)謀劃,“一盤棋”推動高中階段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全市縣中呈現出“優(yōu)質多樣、特色發(fā)展、齊頭并進”的發(fā)展格局,確保縣域學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yōu)質的高中教育。
統(tǒng)籌機制:
市縣兩級實現“一盤棋”
走進總投資6.4億元、占地275畝的漢壽縣一中,只見現代化建筑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學校黨委書記胡浩感慨地對記者說:“學校搬遷是縣里的‘龍頭工程’,是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它讓學校步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p>
像漢壽縣一中這樣,常德市每個縣(市、區(qū))都實施了“龍頭工程”,全市先后投資30多億元,對高中學校進行新建或改擴建,高標準遷建桃源縣一中、石門縣一中、臨澧縣一中、安鄉(xiāng)縣一中等5所縣一中,高質量整合9所農村高中,一所所現代化、有特色的縣域高中競相涌現。
“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對高中教育的全面規(guī)劃、整體布局和理性定位。”常德市政府副市長周代惠說,近年來,常德市委、市政府把縣中發(fā)展作為基礎教育的“龍頭工程”、鄉(xiāng)村振興的“筑基工程”、縣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先導工程”來抓,全面加強市域統(tǒng)籌,突出“一把手抓教育”,“市縣大興教育的氛圍十分濃厚”。
為何要加強市域統(tǒng)籌?在周代惠看來,這既是縣域高中改革發(fā)展的現實需求,也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勢下,單靠縣級力量,已難以破解縣域高中階段教育發(fā)展的深層次矛盾,必須在更高一級層面,推動資源優(yōu)化配置、政策協同發(fā)力與區(qū)域教育生態(tài)重構”。
因此,常德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強工作統(tǒng)籌,在強化領導重教、常態(tài)專題議教、精準聯校支教等方面持續(xù)發(fā)力。近3年,常德市縣兩級黨委政府聚焦用地保障、資金投入、師資建設等關鍵問題,專題研究縣中建設議題達52次。全面推行黨政領導聯系學校制度,全市公辦縣中都明確了一名縣級領導牽頭負責,與學校結下“教育親戚”,當好“堅強后盾”。另一方面,加強規(guī)劃布局統(tǒng)籌,在優(yōu)化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幫扶共育等方面出臺了系列政策,要求每個縣(市、區(qū))高標準建好每所公辦普通高中學校,協調推進農村高中進城,推動全市普通高中整體發(fā)展。
“加強市域統(tǒng)籌,不是‘上收權力’,而是通過市縣結合體制改革,以制度優(yōu)勢激活縣域學校潛能?!背5率薪逃贮h組書記、局長朱文紅說。
資源配置:
合力破解縣中發(fā)展難題
“下面有請23個班的班主任依次抽簽……”7月14日下午,記者在臨澧縣一中采訪時,剛好碰上了該校新一屆高三陽光分班。“我們嚴格按照學生成績、性別均衡分班,今年是第四個年頭,這為教師、學生提供了更公平的環(huán)境,師生勁頭普遍更足了,為我們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痹撔PiL酉世明告訴記者。
臨澧縣一中是常德市統(tǒng)籌招生分班的一個縮影。為遏制惡性競爭,促進教育公平,常德市在湖南省內最早推行屬地招生政策,嚴禁跨區(qū)域招生,禁止市縣之間爭搶優(yōu)質生源,7所市直高中的招生嚴格控制在城區(qū)范圍。
各縣(市、區(qū))一中招生實行“指標到校”政策,將招生指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堅持“一校一線”錄取,嚴格招生紀律,杜絕打招呼、遞條子、開后門,堅決遏制“掐尖”等招生亂象,營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生態(tài)。同時,推動分班由“掐尖分等”轉向平等均衡,確保各班學生在學業(yè)基礎、學習能力、性別構成上大體相當。
除了在招生上堅持“一盤棋”,常德市還著力在師資、硬件等方面破除縣中發(fā)展瓶頸。以編制為例,該市近年拿出504個編制,建立編制周轉池,優(yōu)先保障縣中用編需求,最大限度地賦予學校用人自主權,全面推行縣中招聘教師提前校招、當場面簽等制度,打通教育人才引進“綠色通道”,近3年支持縣中自主招聘教師1201人?!霸诟咧须A段學校普遍缺編的背景下,市里的編制周轉池為高中師資隊伍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倍Τ菂^(qū)一中校長蔣金海說。
在辦學條件改善方面,該市累計投入20多億元,增建教學用房、改造運動場館、添置教學設備,建成7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實現普通高中大班額全面清零、教室智慧終端全覆蓋。積極化解縣中債務,全市累計化解縣中債務8億多元,讓學校輕裝上陣、安心辦學。
內涵提升:
市縣共同驅動質量變革
今年1月,在常德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上,漢壽縣二中出人意料地拿到了2024年常德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獎第一名?!岸兄话次幕煽儊碚f,應該是拿不到的。”曾擔任該校校長的肖文敏說,但常德堅持綜合評價,“給予了學校極大的動力”。
肖文敏所說的綜合評價,是指《常德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細則》,該細則包括學校管理、教師發(fā)展、學生發(fā)展三個維度12個要點,實行德智體美勞全面評價和“從入口看出口、從起點看變化”的“增值”評價。常德市教育局每學年對全市普通高中辦學質量進行一次考核評價,召開質量講評會,發(fā)布考核評價結果。
在常德,有一個為人所熟知的故事:有一年,一所省示范性高中11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但在考核中,居然沒能排進前三。一位校長說:“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確實如此,給我們帶來很大觸動?!?/p>
“我們從不單純以文化成績考核高中學校?!背5率薪逃贮h組成員、副局長覃道勇說,10多年來,通過評價“指揮棒”,讓“不為高考,贏得高考”成了常德教育人的廣泛共識。
在常德,說到高中教學質量實現整體提升,不能不說到常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無論哪一所高中,都對這個單位交口稱贊。“市教科院是常德高中高質量發(fā)展的一個引擎。”蔣金海表示。
10多年來,常德市堅持以教研改革強內涵,建立了一個綜合實力強勁的常德市教科院。該院每個學科設1個市級教研基地,每個學科組建了10人左右的市級學科教研核心團隊,引領著全市教研工作高質量開展。據不完全統(tǒng)計,該院教研員平均每年下校指導53天,聽課評課316節(jié)。
在業(yè)務統(tǒng)籌上,常德市建立普通高中結對幫扶機制,采取區(qū)域內和區(qū)域外相結合、“一幫一”與“一幫多”相結合,組織11所優(yōu)質高中結對幫扶16所薄弱高中,促進優(yōu)質帶動、共同發(fā)展,建立一批普通高中發(fā)展共同體,實現成果共享、共同提升。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09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