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蘄春一中坐落于明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故鄉(xiāng)—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建校86年來扎根縣域教育沃土,傳承“教授縣”崇文重教基因,立足學情破解發(fā)展難題,形成特色辦學模式,是當地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蘄春一中堅持“文化立校、質量興校、特色強?!鞭k學理念,聚焦“質量提升”核心目標,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強化機制保障,闖出逆勢攀升的“縣中突圍”之路。
鑄魂育人,構建全方位成長生態(tài)
蘄春一中深知育人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精神塑造與品格培育。學校以“鑄魂育人”為核心,從文化引領、德育創(chuàng)新、協同育人等方面發(fā)力,構建覆蓋學生成長全周期的育人生態(tài),讓學生在文化浸潤中堅定信念,在實踐中提升素養(yǎng)。
(一)文化鑄魂,凝聚發(fā)展內生動力
蘄春一中始終以文化為引領,筑牢學校發(fā)展的精神根基。積極構建“質量至上、精益求精”的卓越文化,通過多元舉措激發(fā)師生內驅力:黨委書記每學期為全校師生講授4次專題黨課,傳遞辦學理念與價值追求;每年開展“四有”好教師、“功勛教師”、“新時代好青年”等評選,牢固樹立“以實績說話”的導向。在此氛圍下,教師主動發(fā)揚奉獻精神,學生自覺踐行追求卓越的學業(yè)態(tài)度,共同鑄就“上下同欲、師生齊心”的校園文化生態(tài)。
校園文化孕育了一中人的“四特精神”—特別有情懷、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鉆研。行政干部率先垂范,全部承擔主科教學,嚴格落實“四個包保”制度:每日全面巡查督導、蹲點學科與畢業(yè)班級指導教學、關愛1—2名特殊學生、培養(yǎng)1—2名青年教師,值日干部全天候深入教室、辦公室、寢室巡查,以行動激發(fā)教師工作熱情。
(二)德育為先,搭建全鏈條育人體系
構建系統(tǒng)化“大德育”體系。德育課程覆蓋高中三年,圍繞理想信念、文明禮儀、法紀安全、勵志教育等10大專題,每學期設置10節(jié)專題精品班會課,依托“政教讀報”“心情工作室”“周末講堂”等載體實現常態(tài)化滲透?!爸苣┲v堂”堅持10年不間斷,累計播放《厲害了我的國》、“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大國工匠紀錄片等300余場,讓卓越文化融入學生思想。
打造系列品牌德育活動?!?/span>50華里遠足”連續(xù)舉辦12載,師生徒步穿梭城鄉(xiāng),在7小時行程中感受家鄉(xiāng)變遷;定期組織學生赴清華、北大研學,邀請院士校友、高校教授開展科普勵志講座,以榜樣力量點燃奮斗熱情。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與家校社協同。堅持對特殊學生實行“四級幫扶”,開展大談心、大家訪活動;每學期舉辦4期班主任沙龍、2期家校論壇,邀請家長共探育人難題;家委會成員每月“陪餐監(jiān)督”,守護學生飲食安全;“防欺凌”宣教、模擬法庭、心理劇排演等活動吸引省級媒體直播,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學校德育。
強基固本,夯實高質量教學根基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fā)展的生命線,尤其對于縣域高中而言,守牢質量才能贏得學校發(fā)展主動權。蘄春一中直面優(yōu)質師資和生源流失、教學資源有限等痛點,從師資建設、教研創(chuàng)新、課堂優(yōu)化三方面突破,精細教學每個環(huán)節(jié),為學校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實支撐。
(一)教師為本,打造專業(yè)化師資隊伍
針對縣域教師流失問題,學校以“引育并舉、定制培養(yǎng)、多元激勵”建好師資隊伍。近三年招錄67名青年教師,為他們配備“骨干導師”,以“每周聽課評課、每月座談交流、每學期公開課打磨”的“傳幫帶”模式加速成長。要求35歲以下教師與學生同步考試,每月開展“做高考題、說高考題”活動,“把講臺當舞臺,把考場當戰(zhàn)場”,提升教師對高考命題的把握精度。
在激勵保障上,學校推行“競爭性機制”,開展“優(yōu)秀職工”“三八紅旗手”“高考功勛教師”“教壇常青樹”等10余項評選,讓不同年齡、不同崗位教師皆能“出彩”;績效工資向一線教師傾斜,黨委班子成員績效位列一線教師之后,樹立“領導帶頭、教師優(yōu)先”導向。打造1200平方米“教工之家”,內設健身設施,組織瑜伽、廣場舞培訓,豐富教師業(yè)余生活。這些舉措有效緩解了教師流失問題,近三年67名師范院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入職,其中21人來自非黃岡籍地區(qū),人才“回流”趨勢凸顯。
(二)教研強基,提升高效能課堂質量
學校以教研為支撐、課堂為核心,構建高質量教學體系。面對新高考,打造“雙翼驅動”機制:借集體備課、學科沙龍等方式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推行“學科教研日”,每周“一課多研”,9門學科每學期打磨60余節(jié)精品課;“蘄春一中講壇”每周開講,學科帶頭人分享心得、骨干教師展示創(chuàng)新方法,推動先進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
教學管理上實行“校領導蹲組包班制”,每名副校長蹲點一個年級組、包一個高三班級,全程參與教學教研。校黨委書記翁連生連續(xù)深入高三英語組蹲點“改薄”,與教師共同聽課、審題、反思,助力英語學科教學質量躍升。
依據學科特點構建“學為中心”課堂模式,促進課堂效率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雙提升”。語文、英語學科打造“情景式課堂”,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數理學科推行“啟發(fā)式課堂”,以問題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文綜學科開展“探究式課堂”,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政治組“議題式教學法”的教學設計,獲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保駕護航,完善現代化治理體系
科學高效的治理體系是縣域高中穩(wěn)定發(fā)展的關鍵。蘄春一中從機制創(chuàng)新、黨建引領、服務優(yōu)化等方面發(fā)力,打破傳統(tǒng)管理壁壘,構建權責清、運轉順、有活力的現代化治理格局,為學校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提供堅強保障。
(一)機制創(chuàng)新,激活辦學內生活力
學校以機制創(chuàng)新釋放辦學活力。推行“業(yè)績優(yōu)先、名師至上”評價激勵機制,將教學業(yè)績、教研成果、師德表現納入考核內容,與評職評模、績效工資直接掛鉤,強化正向激勵;教代會每年修訂《人事管理制度》《教師評職評模量化方案》《績效工資發(fā)放方案》等,確??己嗽u價“有規(guī)可依、有據可循”。
在管理服務上,要求所有干部帶主課、蹲年級、包班級、育青年,全程參與教學管理;定期舉辦如“重溫教育初心”“我的教育故事”等活動,提升教師政治素養(yǎng)與業(yè)務能力。推行“溫情服務”,食堂堅持“零利潤”運營,每月為學生提供一次免費午餐,重要節(jié)日及高考期間免費就餐;開展教職工趣味運動會、青年教師戶外團建、教師家屬茶話會等活動,以“嚴管+溫情”增強師生歸屬感。
(二)黨建引領,夯實清廉治理根基
學校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筑牢政治保障。校黨委打造“五不型”領導班子,要求做到廉潔自律、務實擔當。書記校長辦公室設置在教學樓一層,隨時響應師生需求,以務實行動贏得師生信任。
實施“黨建+”工程,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結合?!包h建+安全”,全體黨員干部每人結對幫扶1名特殊學生,做到每周談話、每月共餐、每學期送禮物與家訪各一次;“黨建+教科研”,實行“項目負責制”,要求每名黨員干部負責一項教學教研或德育課題;“黨建+隊伍建設”,實施支部量化考核與黨員評議,建立師德檔案,對違規(guī)違紀“零容忍”。
堅持“教代會最高決策”原則,每年暑期教代會制定、修改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干部評價突出“實績說話”,將“德能勤績廉”量化評分,提高“工作實績”占比,降低“民主測評”權重。
蘄春一中的“縣中振興”之路離不開三個核心:一是德育為根本,激活學生內驅力才能推動教學質量自然提升;二是教師為關鍵,通過定制化培養(yǎng)、多元化平臺、競爭性機制,打造“愛教樂業(yè)、業(yè)務精湛”的師資隊伍;三是協同為保障,學校教研協作、家校社協同與黨委、政府支持形成合力,為縣域高中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翁連生系湖北省蘄春縣第一高級中學黨委書記,張志斌系湖北省蘄春縣第一高級中學辦公室主任)
《人民教育》2025年第18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