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通訊員 何乃華 魏靖靖 記者 魏海政)4月15日,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高三學生全部復學后,擔任學校醫(yī)療衛(wèi)生科科長的李愛華和擔任高三(23)班語文教師的丈夫鄭成玉,以及身為高三(9)班學生的兒子鄭浩然,舉家搬遷進了五蓮一中三個不同的宿舍里,開始了特殊的全封閉式住校生活。
因為這一家三口的身份不同、職責相異,所以,他們每天都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既相互牽掛,又互不相擾。
住校后,李愛華天天奔波于衛(wèi)生室和11個臨時“留觀室”之間。由于各個“留觀室”分布在學校東西兩個校區(qū)的教學樓和公寓等地,轉(zhuǎn)完一圈、消一次毒,至少也得一個半小時。同時,她還要與同事一起研學防疫政策知識、籌備學校防疫物資、對學生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等一系列煩瑣的工作,因此,加班加點,甚至忙碌到深夜是常事。
4月18日,由于4天沒見到住在學生公寓的兒子一面了,李愛華很想看看他,和他說上幾句話。于是,她在這天中午放學后,提前等候在學校餐廳門口,想與兒子來一次“偶遇”。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一隊隊的學生們錯時、錯峰陸續(xù)前來食堂就餐。李愛華睜大眼睛尋找著。可面對身穿校服、面戴口罩的清一色的行色匆匆的學生隊伍,李愛華居然沒能從中認出兒子。帶著失望與遺憾,李愛華回到了衛(wèi)生室。
翌日中午,李愛華再次站在了學校餐廳門口。就在李愛華眼巴巴地望著學生隊伍出神的時候,忽然,鄭浩然的一句“媽!”使她頓時回過神來。驚喜之中,李愛華趕緊追上兒子,急促地問:“你睡得好嗎?你……”李愛華小跑著,努力跟上前行中的兒子,本想和他多說幾句話。但是,學生就餐時間緊迫,而且班級有紀律,鄭浩然只能緊跟著前往食堂就餐的班級隊伍,匆匆別去。
相見僅在一瞬間!雖然時間太短暫,李愛華甚至都沒有聽清楚兒子是怎么回答的。但是,她總歸是與兒子見過面了,而且看到了兒子生龍活虎的樣子,“牽掛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而這是李愛華全家復學住校5天之后與兒子的首次見面。
其實,不光李愛華難見兒子一面,照顧不到孩子,就是與兒子同住一棟公寓的鄭成玉也是如此。
學生復學前,鄭成玉忙著上網(wǎng)課,很少有時間顧及兒子。住校后,盡管他的宿舍和兒子的宿舍在同一公寓樓,之間僅有一層樓的距離,然而,卻極少見面,更不能在一起用餐。
按照學校規(guī)定,早餐是學生先吃,老師值守。午飯和晚餐是老師提前吃,然后守候?qū)W生用餐。而且,學生每次回到公寓后,要么午休,要么晚休,誰都不能打擾。所以,對鄭浩然來說,是與爸爸難見一面的,更不可能讓爸爸媽媽照顧自己。
特別是在同學們進行高考復習的關(guān)鍵時期,鄭成玉每天都在電腦前備課、批改作業(yè)、答疑,更談不上“關(guān)照”兒子了。即使如此,他卻認為自己做得對。他說:“哪個班的學生都是學生,誰家的孩子都是孩子。”
對此,記者問鄭浩然:“爸爸媽媽都忙,在自己高考前最關(guān)鍵的時期,不能好好地陪伴你,不怨他們嗎?”
鄭浩然看了看記者,笑著回答說:“其實,小時候爸爸和媽媽陪伴我挺多的。現(xiàn)在,他們都忙,我能夠理解他們。而且,我也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12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