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圍繞“播下一顆勞動的種子”命題,湖南省保靖縣葫蘆中學1998年就創(chuàng)建了勞動基地

    “葫蘆娃”愛上了勞動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作者:本報通訊員 田亞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栽秧就像拿毛筆寫字,手法要準,布局要勻……”5月30日,湖南省保靖縣葫蘆中學九(2)班學生石喬偉、石陸霞兄妹倆鏡頭前、秧田里,有模有樣地展示手工插秧。農(nóng)忙時節(jié),娃娃下田、擼袖栽秧成了葫蘆苗寨一道美麗的風景。

    多年來,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葫蘆中學圍繞“播下一顆勞動的種子”的簡單命題, 1998年創(chuàng)建了勞動基地,讓學生在5畝橘園勞動。

    2014年,學校開建茶園,選擇“純手工打造”。從場地開墾、平整,到茶苗栽種、培育、施肥、鋤草、修剪、采摘,都放手讓學生做。

    為了讓學生不閑著,在剛剛種茶的前兩年,學校充分利用空地優(yōu)勢,采取茶菜套種模式,在茶園啟動特定季節(jié)輔種蔬菜。通過種植蔬菜、養(yǎng)殖生豬和家禽,有意增加學生勞動鍛煉的機會,開展全校師生勞動大生產(chǎn)。

    課堂和基地進行“鏈接”:基地作為學生勞動鍛煉的主要平臺,納入學生在??荚u,按年級到班級到小組,實行“承包到戶”,師生全員行動,一起干活,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互幫互學,教學相長,營造濃濃的勞動氛圍。

    為充分調(diào)動學生勞動的積極性,學校用“勞動獎賞”的方式開展基地活動,即采摘鮮葉按每斤20元的標準直賣給學校,所得“辛苦費”,全部償還給班級,用作班費。有錢了,就可以開展活動,學生勞動不知不覺就上癮了。

    在葫蘆鎮(zhèn),娃娃勞動教育是一脈相承的。小學打下娃娃愛勞動的“底子”,不管是鎮(zhèn)上葫蘆中心完小,還是下面米踏、木芽、大巖、滂海村小,學校都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念,都重視娃娃的勞動教育,把打掃校園衛(wèi)生這些體力活都交給學生來做。

    不僅如此,學校的大小集會、主題班會,老師都會提醒孩子到家里幫大人干活,把面朝黃土背朝天出力流汗的勞動看成是最光榮的事。在課堂作文或周末日記里經(jīng)常把“第一次洗碗”“第一次喂豬”“第一次采茶”“第一次插秧”“第一次打谷”等等和勞動相關的選題交給學生做,由于文中要有自己真實的勞動影子,學生個個被推動著參與到勞動實踐中來。“盡管這樣做,有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但在一次次‘逼’著勞動中,孩子們卻慢慢地愛上勞動了?!辈稍L中,大巖村小向晶晶老師如是說。

    家長也在“吆喝”孩子勞動。大巖村學生石金霞、石喬勇姐弟倆是從茶園里長大的孩子,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采茶了;黃金村楊湘玉才讀五年級,6歲開始,就被父母帶上坡……他們認為這很有主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意識。楊湘玉的父母很支持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很看重孩子在勞動中逐漸形成的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家煮飯、洗碗、喂雞、喂鴨都交給她做,還專門編制了小背簍、小茶簍這些常用農(nóng)具供她專用。

    “我們的孩子不怕勞動,喜歡勞動。很多孩子從小學二、三年級開始,就和大人一起采茶、打谷、插秧了,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插秧、采茶的速度比大人還快。”村民楊才華如此贊揚孩子。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09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