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長征精神啟示地學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

    發(fā)布時間:2025-09-25 作者:周剛 趙得愛 魏海勇 來源:中國教育報

      偉大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習近平總書記對偉大長征精神的深刻闡述,為我們理解和傳承偉大長征精神提供了清晰指引和根本遵循。新時代,將偉大長征精神融入育人實踐、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意義深遠。

      深刻理解偉大長征精神的時代內涵。高校要將偉大長征精神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引導師生深刻領悟其歷史意義和精神價值,自覺將偉大長征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開拓創(chuàng)新的實際行動。

      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立足“兩個大局”,思政課要培養(yǎng)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抵御各種錯誤思潮,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偉大長征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努力奮斗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學生要把個人理想與民族復興使命結合,發(fā)揚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不畏艱難,奮勇前行,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服務國家發(fā)展目標。

      偉大長征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長征中,我們黨秉持實事求是的行動自覺,突破教條主義,自主探索革命道路。學生要善于獨立思考,將偉大長征精神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自主探索和務實行動中健康成長。

      偉大長征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這是紅軍戰(zhàn)勝困難、取得長征勝利的支撐。思政課要培養(yǎng)學生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價值觀,鼓勵他們以國家需要為目標,加強團隊溝通協作,提高學習效率和科研質量。

      偉大長征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學生要牢記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明確“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內化為行動準則。

      人才核心素質與偉大長征精神高度契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同志們大力弘揚愛國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對地學人才提出要求。地質工作者因工作特點,常常要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攻堅克難,新時代地學人才迫切需要發(fā)揚偉大長征精神,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求緊密相連,致力于服務國家發(fā)展目標、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信仰堅定,奉獻報國。長征途中,紅軍面對生死考驗,始終堅守革命信念。地學人才的報國情懷與之一脈相承。一代又一代的地質人奉獻青春、奔赴險遠,守護國家資源能源安全,用行動彰顯了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與強國有我的責任感。

      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地學工作者克服身體缺氧、極端氣候和地質災害等困難,憑借頑強毅力開展工作,研究新技術新設備,攻克探測難題。這些突破生命禁區(qū)和技術壁壘的精神,恰與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渡江河的精神相呼應。

      獨立自主,實事求是。長征中,我們黨逐漸擺脫了對共產國際的依賴,依據國情和實際獨立自主地制定戰(zhàn)略戰(zhàn)術,最終實現了戰(zhàn)略轉移。中國地質學家不盲從國外經驗,大慶油田、普光氣田、西藏銅礦等的發(fā)現,無不體現了自立自強的骨氣。

      顧全大局,緊密團結。長征中,紅軍顧全大局,協同作戰(zhàn),地學項目同樣需要多學科、多團隊合作。比如,在國家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程中,多領域專家緊密合作,攻堅克難,成功實現了天然氣水合物的安全高效試采。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地學成果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人民,地學工作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配合,這同長征時期紅軍與人民群眾生死相依高度契合。在地災頻發(fā)區(qū),地質工作者為群眾防災定策,群眾也自發(fā)充當風險監(jiān)測員。

      傳承偉大長征精神,培育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在地學人才培養(yǎng)中,要傳承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堅持把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與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相結合,精心打造“長征地質路線”實習實踐場域,著力培育新時代地學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

      打造時空疊合的育人模式,立體浸潤理想信念。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將地質實習與紅色元素深度融合。比如,師生追隨紅軍長征足跡,渡大渡河、越夾金山,開展紅色地質考察。

      構建四鏈融合的實踐范式,堅毅錨定地質報國。打通“教育鏈—人才鏈—創(chuàng)新鏈—產業(yè)鏈”,鼓勵師生在長征沿線將地學知識轉化為找礦突破效能,為國家資源能源安全作貢獻。

      搭建場景再現的教學場域,艱苦奮斗、砥礪前行。把紅軍跋涉的險峰激流,化作錘煉新時代地質尖兵的天然訓練場,引導學生以偉大長征精神為指引,不怕艱難險阻,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

      采用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凝心聚力、團結協作。引導學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實測工作,并將團結協作精神作為支撐自己未來攀登科學高峰、實現地質報國的重要力量。

      營造鼓勵質疑的研究氛圍,多維激發(fā)創(chuàng)新探索。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權威,開展創(chuàng)新探索,提高“地質現象—科學問題—理論創(chuàng)新”的科研轉化能力。

      開展知行合一的志愿服務,堅定站穩(wěn)人民立場。引導學生探索科技興農、生態(tài)惠農、文化強農的協同發(fā)展路徑,將成果技術應用于生產實踐,以地質技術守護綠水青山。

     ?。ㄗ髡邌挝唬褐袊刭|大學[武漢])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25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