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龍獅鑄魂 以體強心

    ——廣東佛山市禪城區(qū)張槎中心小學的體育創(chuàng)新探索

    發(fā)布時間:2025-11-25 作者:黃藝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巴赫在張槎中心小學與學生互動。柱子 攝

    張槎中心小學學生社團在表演武術。 李卓煌 攝

      得到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巴赫稱贊的張槎中心小學,只是一所由6所村小合并而成的“村民子弟學?!?。沒有華麗的師資,沒有耀眼的光環(huán),2009年,一群懷揣“適合教育”辦學理想的“拓荒者”,充分利用當?shù)貒壹壏沁z“龍獅文化”資源,以體育和美育為突破口,使一所普通村小發(fā)展成為“全國體育工作示范學校”,讓學生在“五育”融合的多元賽道上肆意奔跑,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11月11日上午,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張槎中心小學迎來了一群特別的客人,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巴赫在國際奧委會委員于再清等人的陪同下來到學校,沉浸式體驗了學校大課間,參觀了龍獅文化體驗館并觀摩了“醒獅”教學課及學生武術表演。巴赫與學生們親切互動,多次為學生們的扎實功底、精彩表現(xiàn)和體現(xiàn)出的體育精神點贊,鼓勵他們將來走向奧運賽場為中國爭光。巴赫還高度贊揚張槎中心小學的體育工作,認為學校的體育融合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奧林匹克精神,充滿生機活力。

      龍獅鑄魂

      構建多元融合的體育課程體系

      張槎是“醒獅之鄉(xiāng)”,“三圣獅”發(fā)源地,國家級非遺“龍獅文化”在這里傳承了數(shù)百年。如何讓“龍獅文化”成為孩子們成長的精神底色?當醒獅的鼓點第一次在校園內(nèi)敲響,從孩子們眼中,我們找到了答案——以龍獅文化與精神鑄魂,讓每個“龍獅娃”都成為文化傳承的火炬手!

      學校以龍獅文化與精神為內(nèi)核,打造“經(jīng)技書畫 獅武戲樂”的“八藝”特色校本課程群:以經(jīng)典文脈育德、以融合智造創(chuàng)新、以書香墨趣修心、以非遺藝術涵行、以南獅精神塑身、以勇毅情懷磨志、以高雅文化培質(zhì)、以中華音韻立信。讓非遺文化滲透到教育的每個角落:“工藝中的龍獅”課上,學生們親手扎制獅頭,在竹篾交錯間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舌尖上的龍獅”課上,學生學做“獅子頭”“龍形糕點”,在炊煙裊裊中體悟“食育即德育”;“成長評價中的龍獅”課上,學校根據(jù)專門設計的《龍獅娃成長手冊》,結合醒獅“點睛、闊步、龍騰、獅躍、采青”的五個步驟,建立從“點睛萌新”到“采青勇士”的成長評價體系,將龍獅精神轉化為可觸摸的成長印記;還有“戲劇中的龍獅”“版畫中的龍獅”“民樂中的龍獅”等課程,各有特色。當各個學科都與龍獅文化共鳴,教育便有了穿透時空的力量。

      “龍獅”的震撼力集中展現(xiàn)在特色大課間上:2300多名學生整齊劃一,齊舞“板凳龍獅操”,紅色板凳在陽光下翻飛,盡顯少年英氣。學生們舞動的不僅是器械,更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與自豪。學校的大課間連續(xù)多年在廣東省、佛山市的比賽中獨占鰲頭,舞龍醒獅隊連續(xù)多年斬獲省級比賽冠軍,2019年獲得全國青少年舞龍舞獅錦標賽一等獎。

      從傳統(tǒng)強項田徑、龍獅,到新興項目街舞、射擊、拳擊,學校體育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曾有人質(zhì)疑,一所村小,為什么要搞這些“洋氣”的項目?學校認為,每名學生都有無限潛力,學校要做的就是遞上適合的“鑰匙”,為他們搭建成長的階梯。

      體心共育

      以創(chuàng)新機制促進學生充分運動

      體育是守護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防線,加強體育鍛煉和戶外運動有助于降低“小眼鏡”“小胖墩”和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學校堅持“體心共育”,實施“321工程”,充分保證學生每天運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

      所謂“3”是指抓好三個關鍵時段: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讓運動成為“心靈必修課”;特色大課間里,“武動校園”“繩采飛揚”等主題活動讓壓力隨汗水釋放;趣味小課間里,AI跳繩、體感游戲等讓快樂隨時發(fā)生?!?”是指兩項自選的課后興趣運動,足球、籃球、健美操等社團成為交友的平臺?!?”是一項親子運動作業(yè),讓家庭在跳繩、打球中重建情感聯(lián)結。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開展融合教育,“不放棄每一名學生”,特殊學生體育參與率達100%,其中5名特殊學生在市級體育比賽中獲獎。

      學校創(chuàng)新實施“雙體育節(jié)”模式:夏季體育節(jié)以田徑比賽和體藝融合的風采展演為主,隊員們在賽場上競速競技,爭金奪銀;冬季體育節(jié)以集體項目為主,學生全員參與跳繩賽、武術賽、接力賽等,其中的親子運動日,更讓冬日的操場充滿溫情。

      “五育”融合

      為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品格夯實根基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體育是其中一育,更是促進“五育”融合的紐帶和抓手。

      體藝融合,讓力量與美剛柔相濟。在“功夫街舞”課堂上,學生們前一秒在練南拳“弓步?jīng)_拳”,下一秒轉到街舞的“托馬斯全旋”,剛柔并濟間展現(xiàn)獨特的東方美學;民樂隊與醒獅隊合演《醒獅龍舟》,鼓點節(jié)奏化作舞獅步法,傳統(tǒng)音樂賦予體育靈魂。

      德體融合,讓學生在運動中成長。每個體育項目都是“德育課堂”:田徑隊的“堅持跑”教會學生直面失敗,龍獅隊的“采青”隱喻“勇攀高峰”,籃球比賽的“無理由信任傳球”培育學生的團隊精神。在“體育與人生”系列課程中,一年級設“安全小衛(wèi)士”,學生在障礙跑中學習自我保護;三年級設“合作建筑師”,學生通過多人跳繩領悟分工協(xié)作;六年級設“挫折挑戰(zhàn)者”,學生在障礙賽中模擬人生困境。這些課程讓“堅韌、包容、擔當”的品格在汗水中沉淀。

      體智融合,用運動激活學生大腦?!靶睦眍A學—分組實踐—解惑提升—個別輔導—集體總結”的非線性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運動技能;AI體育系統(tǒng)實時記錄運動數(shù)據(jù),為個性化訓練提供科學依據(jù);“我的趣味課間”游戲設計大賽,讓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計算跳繩頻率,用美術創(chuàng)意設計游戲圖標……

      體勞融合,讓學生在流汗中懂得珍惜。學生們在“龍獅娃種植基地”種植并用收獲的蔬果制作“龍獅宴”;“器材工坊”里,學生自己修補跳繩、龍獅器具,體會“一器一物皆來之不易”。當頤養(yǎng)院的老人們接過學生們親手做的“龍獅點心”而感動落淚時,教育便有了溫暖的底色。

      自2009年合并建校至今,學校體育科組等5個科組先后獲評省、市示范科組;學校8次獲得佛山市禪城區(qū)田徑錦標賽冠軍;連續(xù)15年名列禪城區(qū)體育賽事總分第一,2024年學生體質(zhì)健康達標率為98.7%,優(yōu)良率達78%……最重要的是,那些曾經(jīng)自卑的孩子在舞獅中挺直了脊梁,內(nèi)向的孩子在全員賽中盡情表現(xiàn)自我。從300人的校隊到人人參與,從單一選拔到分層培養(yǎng),每名學生都在“興趣—特長—專業(yè)”的成長鏈上找到自己的坐標。

      2024年,張槎中心小學的師生合作設計了校園吉祥物——小龍“靈靈”和小獅“睿?!薄W校希望每名學生既有龍的傳人的文化自信,又有醒獅少年的拼搏精神,在合適的賽道上,跑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系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張槎中心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25日 第0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