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陽光灑在操場上,給校園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學生們在操場上盡情地奔跑、嬉戲,展現(xiàn)出青少年特有的青春陽光、努力向上的風貌。學生們奔跑時揚起的風,讓整個校園沉浸在熱烈又明亮的活力里。這是今年秋季開學以來,筆者在全國許多校園里看到的景象。
前不久,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guī)劃”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上,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表示,“堅持‘健康第一’,全面落實中小學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各地普遍探索實施課間15分鐘,‘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逐步成為現(xiàn)實”。
以身心健康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突破口
2024年,教育部確定該年為我國首個“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年”,并提出“以身心健康為突破點,強化‘五育并舉’”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破解“小眼鏡”“小胖墩”及心理健康等問題,有力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同時,推動各地增加體育課、體育課后服務和大課間,推動課間活動由原來的10分鐘延長到15分鐘,以落實“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低于2小時”的要求。截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shù)省份都在強力推行這些舉措。
在更多的地方,教育部門廣泛舉辦班級聯(lián)賽,改進體育中考,根據(jù)學生興趣、鍛煉條件,進一步豐富“運動菜單”,激發(fā)學生鍛煉熱情。從目前監(jiān)測到的情況來看,近幾年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總體水平穩(wěn)中有升。
多措并舉確保學生每天運動2小時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強調:“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加強校園足球建設,有效控制近視率、肥胖率。”
《綱要》的發(fā)布在全國引發(fā)強烈反響和共鳴。北京、重慶、上海等地迅速行動,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
——2025年2月17日,北京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旨在通過八項具體措施加強中小學體育工作,包括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開展學生班級聯(lián)賽、將“三大球”納入必修課等內容,以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025年4月22日,重慶市教委印發(fā)《重慶市促進學生體質強健十條措施》,聚焦保障鍛煉時間、深化教學改革、發(fā)揮賽事功能等十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提出一攬子改革舉措,旨在剛性保障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有效激發(fā)運動興趣,切實提升體質健康水平。
——2025年6月9日,上海市教衛(wèi)工作黨委辦公室印發(fā)《深化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實施學生每天2小時綜合體育活動制度,涵蓋體育課、大課間及課余鍛煉,并通過“上天入地”“立體擴容”等方式挖掘校內場地潛力,提高新建學校體育場地建設標準,鼓勵建設運動休整室及“微操場”“微球場”。
與此同時,廣東、安徽、四川等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力保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
讓學生“心中有夢,腳下有力量”
2025年國慶期間,由70余位優(yōu)秀體育教師、校長和教研員組成的“2025活力校園國際交流團”前往英國,帶著中國體育教育的實踐智慧與亟待解決的問題,與英國教師們開展了一場深度的互學互鑒。
據(jù)了解,當前,歐美國家亦普遍面臨手機等屏幕使用時間過長、學生久坐少動、近視率上升、肥胖率居高不下等難題。當今世界風云變幻,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球青少年體質均呈下降趨勢的境況下,我們該當何為?
首先,應當看到,我國學生體質雖然連續(xù)多年下降,但近年已呈現(xiàn)止跌回升的態(tài)勢。尤其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針對“小眼鏡”“小胖墩”、脊柱側彎及心理健康等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營造出全社會關心、關注學生體質的良好局面。
其次,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教育強國建設的加速推進,我國學校體育早已邁上“快速道”:硬件上,中小學整體的場館設施、器材配備處于世界領先;軟件上,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體育教師隊伍,體育與健康課程與課時堪稱世界第一。相比英國一周兩節(jié)體育課、一所學校僅有一兩名體育教師的現(xiàn)狀,我國學校體育不僅硬件和軟件優(yōu)勢明顯,家、校、社對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也更加認同。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條措施》,提出“有效緩解學生考試升學焦慮”,并鼓勵學校每周設置一天“無作業(yè)日”,針對全面落實“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要求,再次呼吁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延長學生課間活動時間等。只有進一步把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加大體育、美育、勞動和科技教育的投入和落實力度,才能真正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為此,學校一方面要幫助學生享受體育活動的樂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練,賽中樂”,創(chuàng)設一切機會讓他們既喜歡體育,也喜歡體育活動,更愛上體育與健康課;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地給予廣大青少年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指導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感受、體驗、扮演各種運動角色,讓每一名學生不僅“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更要“心中有夢、腳下有力量”,為培養(yǎng)會運動、愛運動、想運動的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學校體育的力量。
?。ㄗ髡吡_燕單位系金華職業(yè)技術大學,高曉峰單位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美育教育研究所)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25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