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將“勞動育人”作為高校思政特色培育項目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愛勞動會生活成為大學新時尚

    發(fā)布時間:2020-05-12 作者:程墨 任麗瓊 譚學鋒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這段時間,家住黃岡市英山縣夏河村的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退伍復學大學生徐松盛網(wǎng)課間隙,扛起鋤頭和父親一起種植當歸、蒼術、柴胡等中藥材。在寒假和疫情防控期間,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多次發(fā)文,鼓勵大學生結(jié)合專業(yè)知識,參加家鄉(xiāng)春耕春播和公益勞動。

    2019年初,該校獲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將“勞動育人”作為學?!叭恕碧厣嘤椖恐?,在制度牽引、平臺搭橋、文化浸潤下,愛勞動會生活儼然已成為校園新時尚。

    愛勞動可得獲學分和獎學金

    上學期,該校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宋小平累積勞動時長達36小時,經(jīng)認定獲得3個勞動學分。據(jù)統(tǒng)計,2019年全年,該校共有12300余名學生獲得了0.1個至9.1個不等的勞動學分,13500余人次參加了各類專項勞動,累計勞動時長1.9萬余小時。

    武生院的學生,為什么會積極投入到勞動實踐中?

    據(jù)了解,2019年3月,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大學生勞動學分認定暫行辦法》等制度,要求學生畢業(yè)前需修滿公共義務勞動學分和專業(yè)技能勞動學分,同時還在全國高校首設“勤勞獎學金”。

    “勤勞獎學金”辦法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該校教務處處長董妍玲介紹說,“勤勞獎學金”旨在引導和鼓勵所有學生“晨興夜寐、儉以養(yǎng)德”,通過參加勤工助學活動獲得更全面的自我成長。

    黃晶和室友劉燕成為首批獲得“勤勞獎學金”的學生,兩年來,她倆一直堅持打掃學校錢塘居宿舍?!白铋_心的不是評上獎學金,而是感受到了努力勞動的意義和價值?!秉S晶表示,勤勞努力、自強奮斗的精神永不過時。

    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史丹每次公益勞動都沖鋒在前,她介紹說,學校規(guī)定,無論是校領導還是教職員工,都要帶領學生一起勞動,每年不少于20小時。她認為,“要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就必須以身立教,言傳身教?!?/p>

    勤勞已成為校園新時尚

    近日,該校100余個品種1.5萬余株月季“云上開展”。此次展出的月季均為該校園林園藝學院200余名師生共同種植。沈燦等同學“既高興又遺憾”,“因為疫情,錯過了它們茁壯成長的階段?!?/p>

    身在內(nèi)蒙古的魏麗娜,心也在學校。“教學樓前后廣場上的菊花是我們的‘團寵’,現(xiàn)在不能回校照看,特別不放心?!?/p>

    菊展是該校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動。2019年,該校舉辦了春夏秋冬四季菊展,累積展出200余個品種,10余個教學樓廣場都曾承辦菊展。校園里盛開的10萬余株菊花,半數(shù)以上是相關專業(yè)師生在“智匯農(nóng)場”菊花園培育的。菊育苗成株后移栽至校園各廣場,由各學院菊花協(xié)會師生共同養(yǎng)護。

    “要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有放不下,停不下來的牽掛?!睋?jù)該?!叭恕本C合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趙正洲介紹,學校陸續(xù)建成了植物園、智匯農(nóng)場等勞動育人平臺有百余個,大量育人平臺催生了一批育人特色活動和精品項目。

    2019年3月,該校啟動了智匯農(nóng)場首期百余畝建設,建有菜花園、稻田園、月季園、仙桃園等18個有機果蔬園,以及四個應用技術研究所。

    去年秋分日,該校60余名學生在智匯農(nóng)場稻田園開展收割水稻農(nóng)事體驗活動。三個月前,也是他們在稻田園插下秧苗?!爸挥凶约簞邮謪⑴c勞作,才能更加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建筑工程學院學生易子純自豪而激動。

    “這些平臺的一草一木,以及在勞動中催生的成就感、使命感和獲得感,讓勤勞成為了新的校園時尚?!蔽蝴惸缺硎?。

    大學生在勞動中學會工作生活

    “母校是希望我們在新的工作崗位繼續(xù)踐行工匠精神?!?018年,武生院探索校園“僵尸自行車”處理新模式,將“僵尸自行車”進行回收、改造并重新投放于校園,供師生出行使用。為了獎勵曹勝等7名同學一年來專業(yè)實踐勞動服務的貢獻,該校送他們每人一輛自己維修的“僵尸自行車”作為畢業(yè)禮。

    “幸福生活是靠雙手創(chuàng)造,是通過努力奮斗得來的?!痹撔⒐鎰趧幼鳛楫厴I(yè)生的最后一堂課。

    “實踐出真知”是該校園林、電工工匠班以及學生餐廳公益創(chuàng)業(yè)保潔團隊等教改實驗班(培訓班)師生的共識,學員楊霜表示:“通過動手實踐,鞏固強化了專業(yè)知識,也積累了崗位工作經(jīng)驗。”

    去年,易子純等萬余名師生將汗水灑在了智匯農(nóng)場,隨著季節(jié)更替,他們迎來了葡萄、毛豆、柑橘等10余次大豐收。參與勞動的學子分批入園采摘,共享豐收喜悅。

    “自種、自摘、自烹,這就是‘生院味道’?!睂W校大學生生活藝術樓,內(nèi)設有烹飪教室26間,烹飪用具等一應俱全。

    “毛豆撈粉絲、毛豆辣子雞……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不會做的?!比ツ?月,該校豐收了兩萬余斤毛豆,一個月內(nèi),兩萬余名師生分批次進入生活藝術樓分享“毛豆宴”。在烹飪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包澤輝的毛豆創(chuàng)新菜品引得其他同學躍躍欲試。生活藝術樓儼然成了這群大學生奇思妙想,創(chuàng)意生活的舞臺。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蹇鑫表示,“我們在勞動過程中,學會了生活,明白了勞動與幸福人生的意義,為將來走向社會和家庭打下了良好基礎。”(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程墨 通訊員 任麗瓊 譚學鋒)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