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對于在中國生活學習的來華留學生來說也是難以忘懷的一年。在武漢舉辦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型專題展覽,有一個章節(jié)為“他們選擇留下來”,其中介紹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一支由來華留學生組成的“鋼鐵俠”志愿者團隊。這些來華留學生分別來自13個國家,在疫情來臨的時刻,他們選擇留在武漢,留在中國。阿富汗籍留學生楊康說:“我知道,武漢正處于困難時期和關鍵時刻。作為一個在戰(zhàn)亂之地長大的人,作為一個無懼死亡、誓與朋友共進退的人,我怎能在老師和同學們遭受苦難之時棄之而去?不,我要留在武漢,與大家并肩作戰(zhàn),我要為武漢抗擊疫情盡自己的一份力量?!?/p>
2020年,在中國有許多這樣的來華留學生,在危難時刻他們選擇和中國人民在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他們親歷了抗擊疫情的整個過程,對中國社會有了更加真切的感知,對中國政府“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他們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時間已跨入新的一年,他們的故事仍舊溫暖、感動、激勵著我們……
2020,我決定留在中國
文|漢樂(貝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9級博士研究生
在每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都會為新一年的到來許下美好的愿望。2019年12月,我如往常那般許下了新年愿望。但2020年1月底,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一切都變了。2020年已經不再是我預想中的那個樣子。我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情感與遭遇。從最開始的形勢日益嚴峻,到確診患者日益減少,再到武漢全面解封。不到半年時間,我見識了病毒的來勢洶洶,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團結奮斗、眾志成城。
2020年,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我決定留在中國。武漢是我第二個家,不僅因為我在這里獲得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更因為這里是我生活了8年的地方,我要為我的家鄉(xiāng)而戰(zhàn)。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成為了一名志愿者。我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未知的敵人,我們需要比以往做得更多,每個人都在這場戰(zhàn)斗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包括核對提供正確的信息,督促大家遵守防疫規(guī)定,幫助老師組織網上團購,等等。這段志愿者經歷,讓我感受到自己正在為這個國家貢獻著一份力量,正在努力回報這個友善的社會。
2020年,我們意識到醫(yī)護人員是城市的守護者,是城市的超級英雄。在幾乎所有人都待在家里遠離危險時,中國的醫(yī)護人員卻逆向而行,奔赴抗疫一線,因為他們,現在的中國安全了。是他們用生命阻斷了病毒的傳播,并不斷挽救更多的生命。
2020年,我理解了“團結”一詞的含義。中華民族在疫情期間展現了什么是團結、什么是彼此相愛,他們是世界的榜樣。在武漢最危急的時刻,4萬多名其他省區(qū)的醫(yī)護人員勇敢地來到武漢,投身抗疫戰(zhàn)斗,完美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看到人們互相關照,看到人們?yōu)橹粋€目標而共同努力,我相信,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可以經受任何風雨。
2020年,我感受到了信息的重要性。疫情期間,信息的閉塞會導致大家產生不必要的恐慌,這對于抗疫是不利的。中國在一開始就向全世界公布武漢的疫情發(fā)展情況,實時更新各項數據。我所在的學校也第一時間將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措施發(fā)布在社區(qū)、大學以及各類網絡社交平臺上,每天都會有官方發(fā)布全新的消息,并對不實的假新聞進行辟謠。良好的互動和溝通使我們留學生很好地了解了疫情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和自己的處境,也更好地了解了防疫措施,這讓我們的抗疫有了更多信心。
2020年,我感受到了網絡化時代的優(yōu)勢。因為疫情,我們不得不待在學校里,通過網絡來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事務。網購并不是互聯(lián)網的唯一,很多事情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得到解決。你可以上網課,也可以在線處理公司文件,還可以參加網絡會議等,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似乎都可以找到線上解決方案。曾經我們想象中的網絡信息化時代,已經伴隨著疫情悄然到來。中國完善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很好地應對了疫情的沖擊。隨著中國5G技術的發(fā)展,中國必將為世界展示信息技術新時代的開始。
2020年,我真正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疫情日益嚴重的時候,中國不僅向各國分享寶貴的抗疫經驗和專業(yè)知識,還向有需要的國家捐贈醫(yī)療設備和物資,并派遣醫(yī)務人員援助他國抗疫。人類生活在一片共同的天空下,中國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安全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
雖然2020年并不是我最初期待的模樣,但這一年卻讓我學到了許多生命中有價值的道理。與過去的幾年相比,我在這一年里變得更加成熟。我理解了中國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學會了如何將個人的力量融入到團隊之中,懂得了如何去相信他人,懂得了犧牲與奉獻的真正含義。中國人民在面對危機時展示出來的團結、堅韌、自律、奉獻精神,將是我一生的精神財富?!?/p>
來源:神州學人(2021年第1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