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中國,豐子愷是最具人間性的畫家。他的畫畫出了人間相、人間味、人間情,豐子愷的畫是“人間畫”,他是中國人間畫家第一人。
豐子愷生于清末,逝世于20世紀 70年代,經(jīng)歷了中國古典農(nóng)業(yè)文明向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轉型的前半期,更涉身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向新文化急速翻涌的大潮中,所以他的畫展現(xiàn)的不只有傳統(tǒng)中國畫的精髓,更為中國畫開出了新面貌、新風格。最突出的是他充滿古趣的畫中人物都穿上了現(xiàn)代人的衣裝,有的畫的標題直接用上了英文,如《My Sweet Home》《Kiss》《Broken Heart》,這些畫都呈現(xiàn)了中國人間的“現(xiàn)代相”。
豐子愷是一位有多方面才華的藝術家,他在漫畫、散文、美術與音樂教育以及翻譯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與貢獻。他是日本古典名著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的第一位中文翻譯者,他的散文以《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名世,為同時代的朱自清、巴金、葉圣陶等所推美,郁達夫甚至說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在他的畫筆之上”。
我個人不僅喜歡豐子愷的散文,更喜歡他的漫畫,相信他的漫畫最為傳世。豐子愷深厚廣博的人文修養(yǎng),使他的漫畫在平淡中見深沉,描繪日常生活的畫中常寓人生哲理。在他六十年的藝術生命中,中日兩位藝術大師曾對他有過不一般的影響。一位是他的恩師李叔同。另一位是對豐子愷漫畫產(chǎn)生影響的日本大正時代浪漫派畫家竹久夢二(1884—1934)。豐子愷20世紀20年代初留學日本,在一書肆中看到了竹久夢二的書《春之卷》,產(chǎn)生了雙重的“感動”,他說:“夢二的寥寥幾筆,不僅以造型之美感動我的眼,更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
漫畫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后在中國出現(xiàn)的新“畫種”,豐子愷未必是中國漫畫最早者,但他的漫畫自問世后,就為上自學者、文士,下到中小學生所接受、歡迎、珍愛,豐子愷無疑是中國漫畫的創(chuàng)始與奠基之人。
1924年,豐子愷26歲,畫了一幅《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刊載在《我們的七月》雜志上,被鄭振鐸看到,并深感“驚艷”,他說:“雖然是疏朗的幾筆墨痕,畫著一道卷上的蘆薕,一個放在廊邊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壺、幾個杯,天上是一鉤新月,我的情思卻被他帶到一個詩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美感?!?
之后,鄭振鐸就向豐子愷要了幾幅畫,發(fā)表在他主編的《文學周報》上,并冠以“子愷漫畫”的題頭。子愷漫畫從此聞名于世,也自此,豐子愷的名字與中國漫畫就分不開了。豐子愷畫了半個世紀以上的畫,他的畫許多都發(fā)表在報紙、雜志上,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進入了人間的千家萬戶。子愷漫畫無遠弗屆,子愷畫家無人不曉,這是中國畫史上前所未有的。
豐子愷逝世迄今已五十年,他走得越來越遠,他的身影卻越來越顯得高大。豐子愷的畫已在中國畫史上建立了一座“豐碑”。
?。ū疚恼灾醒刖幾g出版社《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序言,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26日 第0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