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前

    方寸之間的育人微光

    發(fā)布時間:2025-11-17 作者:達延俊 來源:中國教育報

      筆者從教三十五載,批閱過成千上萬份作業(yè)與導學案,而令我心頭一動的,常常是那些不經(jīng)意間的細節(jié)。近日翻閱導學案,目光偶然落在頁腳一行小字:“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弊舟E清淺,墨色微淡,卻如一道微光,照亮了我多年執(zhí)教的心路。

      在日常教研與教學視導中,筆者注意到,一些教師設計的導學案尚有提升空間:有的內(nèi)容較為密集,以知識點羅列為主;有的任務設計偏重重復練習,思維層次略顯單一;個別導學案在排版、符號書寫或字體使用上不夠規(guī)范,影響了閱讀體驗與學科美感。作為長期從事數(shù)學教學的教師,我深知:數(shù)學不僅是邏輯的學問,更是嚴謹與秩序的藝術。一個清晰的符號、一幅比例協(xié)調(diào)的圖像、一段字體字號適切的語言,看似微小,實則是對學生學科態(tài)度的無聲涵養(yǎng)。

      筆者認為,不少導學案尚可進一步豐富——比如,是否留有足夠空間供學生記錄疑問?是否通過分層任務關注不同的學情?是否有一句溫暖的話語,喚起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

      一份好的導學案,哪怕僅一頁,也可以是一份精心設計的學習邀請函。它應有清晰的邏輯,引導思維逐步深入;有適度的留白,容納生成與反思;若能嵌入一句恰到好處的文化箴言,更可潤物無聲。

      一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涵養(yǎng)求真之誠。

      一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砥礪積累之功。

      一句“行百里者半九十”,提醒學子慎終如始,莫因臨近終點而松懈。

      立德樹人,不在遠方,就在日常教學的每一處細節(jié)里。方寸之間,自有天地。一頁導學案的設計,折射的是對學習的理解;一處文化元素的融入,體現(xiàn)的是對育人的用心。在推進“雙減”與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應多一分對教學細節(jié)的珍視,多一分對學情的體察,多一分對文化浸潤的嘗試。

     ?。ㄗ髡呦抵醒朊褡宕髮W附屬中學豐臺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正高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17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