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

    首頁>檢索頁>當(dāng)前

    告別偽分享

    發(fā)布時間:2020-05-03 作者:張峰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xué)習(xí)的重要一課。真正的分享,是沒有附加條件的,它就是一種幼兒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在幼兒園里,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幼兒有很多分享并不是從幫助、善良、快樂出發(fā),而是走向反面,變成了攀比、炫耀、唯我獨尊。這些負能量的“分享”,我暫且把它稱為“偽分享”。這種“偽分享”在幼兒園里并非孤例。

        鏡頭一:媽媽讓分享我就分享

    豆豆每天來幼兒園都會哭一會兒,媽媽就讓他帶一點兒小零食,說是要和老師分享,這樣老師就會喜歡他。可每天早晨,豆豆把零食遞給老師后,就馬上躲到媽媽身后,繼續(xù)哭一會兒。每次都是老師耐心地勸解,才讓豆豆化哭為笑。

    發(fā)生在豆豆身上的這種分享,不是出于幼兒的意志,而是一種被動的分享,所以他根本不了解分享的意義。這就是偽分享。

        鏡頭二:分享得越“大”越快樂

    有一天,玲玲過生日,媽媽買了一個很大、很漂亮的巧克力蛋糕送到幼兒園,說是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整天,玲玲的身邊都圍滿了深感崇拜的幼兒,問這問那,玲玲沉浸在“分享”的快感中。

    這也不是一種真正的分享,這是一種炫耀,也是偽分享。

        鏡頭三:分享給你,我是“老大”

    姍姍是一個較其他幼兒更成熟一些的小女孩,她的個性非常鮮明,小朋友都不太愿意和她玩。為找到當(dāng)“老大”的感覺,讓別的小朋友都服從她,姍姍就偷偷從家里帶來小玩具。自由活動時,她想跟誰玩就把玩具分給誰,還告訴小朋友:“想要玩我的玩具,就必須聽我的!”

    幼兒是單純的,想玩哪個玩具,就會恭維和服從帶玩具的幼兒。姍姍的行為也不是一種真正的分享,而是唯我獨尊式的偽分享。

    這些幼兒不但沒學(xué)會分享,而且滋生了很多不良品質(zhì)。分享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它是個體主動自愿與他人分享資源,并從中獲得愉悅和滿足的社會行為。但是,若幼兒分享的意識沒有被充分調(diào)動,而是以外部動機來支撐其分享行為,認為自己的分享會得到一定的回報,以個人利益的滿足為分享的前提,就會助長幼兒自私自利的壞習(xí)慣,影響幼兒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

    怎樣才能讓幼兒從偽分享走向真正的分享呢?結(jié)合我園“自然教育課程”理念,我們在教幼兒學(xué)會分享的活動中總結(jié)了一些較為適用的做法和策略,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學(xué)會理解他人的需求

    很多時候,家長想讓幼兒帶東西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卻忽略了告訴幼兒分享的目的、分享的好處。幼兒不能體認到,分享行為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快樂。于是,我們做了全面的研究,讓幼兒在分享的過程中盡量去體驗、感受、表達與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例如,“六一”活動中,我們就開展了去敬老院分享禮物的活動。在實施這個活動前,教師預(yù)先制定了活動方案,提出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在討論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實際情況進入實施階段。

    第一個問題:敬老院的老人,為什么不在自己家里而要到敬老院呢?目的是讓幼兒明白人老了之后行動、思維都開始退化,敬老院的老人有的可能是家里沒有孩子,有的可能是孩子上班工作忙,沒時間照顧老人。

    第二個問題:老人需要什么?為什么?通過討論,讓幼兒明白,老人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陪伴和照顧,如按摩、捶腿、喂飯等。通過討論這兩個問題,豐富幼兒的知識,而后征求幼兒的意見,明確了到敬老院該做些什么。這時幼兒就提出了分享食物、分享故事、分享節(jié)目等。明確了分享的內(nèi)容,幼兒就和家長一起制作點心、扇子、納物盒等,一起送去敬老院。

    這種分享對幼兒影響很大?;氐接變簣@,幼兒在美工區(qū)表征自己參與活動的過程,在語言區(qū)講述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在建構(gòu)區(qū)搭建敬老院。更重要的是,許多幼兒從此樹立了尊敬老人的意識,就連對自家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態(tài)度也有了轉(zhuǎn)變,還有的家長此后經(jīng)常帶幼兒去這所敬老院陪伴老人。

        在集體氛圍中感受分享的快樂

    最常見的幼兒園中的分享行為,就是過生日的幼兒喜歡帶一個蛋糕,和全班小朋友分享。以前我們只是簡單地唱支生日歌就開始分食物。在明白了分享的意義后,我們意識到,分享不光是物質(zhì)層面的,更應(yīng)該注重對幼兒進行精神層面的熏陶。我們將班里幼兒的生日按月份歸類,每月共同為幾個幼兒集體過一次生日。在這個活動中,我們除了讓每個幼兒帶愿意分享的食物,還制作了PPT:我是怎么來的。通過看課件,幼兒明白了家人在自己成長過程中付出了許多辛苦,更加懂得要珍愛家人。與此同時,全班會為這些過生日的幼兒送祝福。大家用畫畫表達心意,然后集體裝訂起來送給過生日的幼兒。在這些活動中,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領(lǐng)悟到了分享是能讓人感到快樂、幸福的。

        從榜樣身上汲取分享的動力

    分享行為,是把自己的快樂和需要與他人聯(lián)系在一起,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分享行為的產(chǎn)生,很大程度上需要榜樣的作用。而成人就是一面鏡子,成人的行為直接影響幼兒的表現(xiàn),所以成人要做幼兒的榜樣,讓幼兒從成人的分享行為中,增強自己的分享意愿。

    比如,我園每個班級成立了“家庭活動小組”,小組內(nèi)的5—6個家庭可以在節(jié)假日組織一些有意義的集體活動,這些活動蘊藏著很多培養(yǎng)幼兒分享品質(zhì)的契機。有的家長豪爽地分享自己家的“煙臺蘋果”,有的家長分享他們帶來的玩具,還有的家長小憩時給大家分享快樂的故事。中午要吃飯了,大家把帶來的飯菜一起分享。幼兒在家長分享行為的浸染下,自然也就有了分享的動力,增強了分享意愿。

    真分享和偽分享很遠,因為它們反向而行,然而它們又很近,成人稍微引導(dǎo)失誤,就可能讓幼兒原本善良的行為發(fā)生扭曲。因此,作為教師、家長,需要及時反思并關(guān)注幼兒的行為,引導(dǎo)他們成為積極、陽光、真正熱愛分享的人。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機關(guān)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03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guān)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国产综合13p,亚洲一区在线曰日韩在线,av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 <b id="r1e9l"><meter id="r1e9l"></meter></b>
    <strike id="r1e9l"></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