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yīng)北島之約,我編選了這本《給孩子的哲理》。在我心目中,孩子都是哲學家,而在事實上,我從孩子口里聽到的含有哲理的精彩的話,也的確比從大人口里聽到的多得多。所以,編選的時候,我沒有特別注意要照顧孩子的水平,因為我對孩子的理解力很有信心。同時,據(jù)我所見,好些大哲學家的文字本來就是通俗明白的,好像是在向一些聰明的孩子談話,我只要把孩子們引到這些大師面前就可以了。因為同樣的原因,這本書也是給聰明的大人讀的。我說的聰明的大人,是指那些保持了孩子性情的人,他們一旦來到人類智慧的大海邊,就會像孩子一樣忘情地戲水和撿拾貝殼,從智慧中獲得單純的快樂。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得不對題材有所取舍。首先,我把本書的內(nèi)容定位于西方哲學,不涉及中國哲學,中國傳統(tǒng)哲學是另一套思想系統(tǒng),而且其文獻基本是文言文,不宜放在同一本書里。其次,對于西方哲學,我只從古典哲學家的著作里摘取內(nèi)容,不涉及現(xiàn)代哲學家。本書的重點是人生哲理,而在我看來,在西方哲學中,關(guān)于人生的道理,最重要的話都已經(jīng)被古希臘古羅馬和近代的哲學家說出,后人說不出多少新東西了。最后,我還是不能不顧及文風,有的哲學家非常重要,比如康德,但文字過于艱澀,就只好舍棄。
盡管如此,西方古典哲學著作仍是汗牛充棟,我費了很大的工夫斟酌挑揀。我先整理了一個百余萬字的文本,把我覺得精辟的語句盡量收全,然后一遍遍篩選,最后才精簡成了現(xiàn)在這個近十八萬字的文本。作為一本小書,篇幅還是有點兒大,但我實在舍不得進一步刪減了。我相信,讀完了以后,你們一定會覺得,花時間讀這十幾萬字是值得的。
人活在世上,自幼及長,從生到死,會面臨許多問題,其中有一些是共同的、重大的、根本性的問題。比如,人生有沒有意義,什么是幸福,怎樣做人處世,如何面對死亡,等等。哲學家的特點是,心靈敏感,頭腦認真,因此對這一類問題想得格外多而且深入。編選這本書的過程,我覺得好像在逐一拜訪西方兩千年里那些最智慧的頭腦,傾聽他們的嘉言雋語?,F(xiàn)在,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沙龍,我請他們聚集一堂,對人生問題發(fā)表各自的高論。你們將發(fā)現(xiàn),對于同一個問題,他們也許會有共通的認識,但也常會有很不同乃至相反的見解??匆蝗焊咧巧痰娜藭r而靈犀相通、所見略同,時而針鋒相對、觀點迥異,豈非人生樂事?當然,在這個沙龍里,你們不只是旁聽者,我希望智者的討論會激起你們同樣的求真熱情,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個自覺的思考者和踐行者。
本書的文字從已有的中譯本摘取,每章末尾注明了主要資料來源。在編選時,我對少量譯文稍許做了改動,包括三種情形。其一,譯文比較冗長,或夾雜了其他論點,在不損害原義的前提下,我做了精簡,省略了一些文字。其二,摘取的譯文語境不明,我根據(jù)上下文加上了點明語境的文字。其三,譯本的年代比較早,譯文用的語詞不合今天的規(guī)范,我就改為今天通用的語詞。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06日第1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weilaiguolv00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